目前對于優質食品原料開發食品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虛假廣告和夸大作用上,有些商家利用消費者不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將其產品當作藥品來出售,欺騙廣大消費者,保健食品不是藥品。用公眾難以理解的專業化術語、神秘化語言等描述產品的作用特征和機理。優質食品原料開發利用或出現國家機關及相關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學術機構、行業組織的名義和形象,或以專家、醫務人員和消費者等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作證明。
南通優質食品原料開發市場監管部門應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本意見提出的要求,嚴格按照本意見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防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樣檢驗,重點檢查產品標準或者產品配方、原輔料及食品添加劑的采購管理和投料使用、產品檢驗和標簽標識等,依法嚴厲查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優質食品原料開發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加強食品原輔料控制和檢驗,對食品原輔料中帶入的食品添加劑合并計算,防止因原輔料帶入導致食品添加劑的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加強生產加工制作過程控制,配備符合要求的計量器具,由專人負責投料,準確稱量食品添加劑,并做好稱量和投料記錄,保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產品標準或者產品配方。
優質食品原料開發技術要求是保障保健食品質量可控的重要技術資料,也是保健食品注冊證書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規定了保健食品產品技術要求的主要內容,《保健食品注冊審評審批工作細則(2016年版)》《保健食品注冊申請服務指南(2016年版)》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各項內容的具體要求。但是,優質食品原料開發在審評過程中,我們發現申請人提交的產品技術要求材料質量不高,問題較多,極大地影響了審評工作效率。為進一步提高申請材料質量,提升工作效率,我們將產品技術要求常見問題和注意事項進行了匯總,供注冊申請人借鑒。
目前沒有任何特定食物,比如茶、生姜、納豆等能夠幫人抵抗新冠病毒,但是通過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使身體處于良好狀態,優質食品原料開發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1,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2,多吃蔬果、奶類、大豆,不以果汁代替鮮果;3,少鹽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4,合理選用優質食品原料開發。5,食物多樣,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應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